
- 蒙古大军发明的“车轮斩”有多残忍
- 主角发现无数宝藏发财的小说
- 成吉思汗的蒙古骑兵能消灭秦始皇的秦军吗
- 成吉思汗戎马一生,为何手下从无叛将
- 成杰思汗称雄草原,远征欧亚,金国发生
- 蒙古人只知策马弯刀吗
- 曾经闻名世界的尼泊尔军刀,为何现在沦为了
- 利比亚总统卡扎菲死后到底是如何安葬的
蒙古大军发明的“车轮斩”有多残忍
网友们公认的是史上最强大的,首当其冲就是大秦的虎狼之师。当年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之后制定出了非常严苛的法律,每个公民每个时辰该做什么事都被定的非常详细,谁要是不照做实行就是触犯法律,严重的会被当做处决,轻的则是要承受的劳动力。但秦国也得益于这项政策,国家总体实力提高,生产水平也连年上升。
而且商鞅还制定了秦军二十级功勋,士兵们拿两个人头就可以得到一级爵位,四个人头就能得到二级爵位以此类推下去到二十级。秦国会根据这些爵位的大小发放补贴,爵位高的人甚至可以封侯拜将,比如名将白起就是这么一步一步走上来的,他的军事能力可以说是整个战国史上最耀眼的存在。所以秦军为了军功可以不顾一切,和六国作战的时候经常能看见秦军士兵腰间上挂着敌军的人头奋勇杀敌,秦国也凭借着这高昂的士气和驱动力歼灭关东六国,这个画面太血腥我们就不过多描述。
第二支就是成吉思汗时期的蒙古大军,本身蒙古人就是生长在马背上的民族,他们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可以轻松驾驭烈马,因为长期训练,很多蒙古人十几岁就可以在马背上开弓射箭,战斗力非常强悍。而且全民皆兵的体制让他们省去了集合部队的时间,闲时在家放马牧羊,但是是要首领一声令下就可以拿起弯刀上阵杀敌。而且铁木真不同于其他部落大汗,他每攻克一个做城池就吸收当地先进的军事武器,几十年东征西讨让蒙古部落里面装备了那个时期最先进的武器,比如说火铳、投石机等等武器。有了这些兵器再加上首领无与伦比的指挥能力,以至于蒙军可以多次西征,一路打到欧洲灭国无数,同时建立了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帝国。
蒙古大军既然战斗力这么强悍,他们为何喜欢推行车轮斩呢?车轮斩也就是把但凡身高超过车轮的杀了,然后再夺走他们家的女人孩子和牛羊。其实这是从金国的“减丁政策”衍变过来的,当年金国强盛的时候为了更有效的统治草原,于是隔年就派兵到草原上杀一轮男丁,用很简单粗暴的办法控制草原各个部落的人口。而那些依附于金人的部落将会免于,铁木真的黄金部落当年就依附过金人。
铁木真掌权之后下定决心脱离金国,为了让自己部落更强壮,只能兼并周边的部落。这时候他把目光瞄到了隔壁的塔塔儿部落,因为他老爹被这个部落的人杀死,而且这个部落现在看起来很弱势。于是铁木真联合扎木合和一起歼灭了他们,为了报复也为了更有效的统治,于是开启了车轮斩。因为兼并了塔塔部落,铁木真的势力更大,于是再次发动战争机器攻打其他部落。
尽管铁木真的起家同样也很简单粗暴,就是靠不断的和不断的掠夺,但他并不是对每个部落都实行车轮斩,原因主要有这么几点。首先是蒙古部落很缺人,尽管他们战斗力很强大,但一直杀下去也会遭遇很多顽强的抵抗,也会损失很多得力的蒙古战士,在那个强者为尊的时代,每一个蒙古战士对于铁木真来说都是宝贝。
第二是为了起到威慑作用,铁木真的对象往往都是世仇,比如金人,比如塔塔部落,用血腥的手段震住其他部落,让其他部落看见了强大的无力也好假如铁木真这个联盟。比如说当年他的同盟扎木合反叛他,但铁木真就没有扎木合的部落,而是杀死扎木合还有一干首领,然后再扶持另外一群人做首领,完成了两个部落的合并,也让他的蒙古部落变成了最强大的那个部落。
要知道那个时期草原的部落很多,除了金国之外还有作为金国小弟的西夏,铁木真最大的希望就是灭亡大金,单靠蒙古部落的力量非常吃力,他只能联合众多部落,甚至是金国内的势力。
因为金人的统治简单粗暴,他们把人分为三等,第一等就是金人自己,第二等就是西夏人、契丹人、北方汉人这些臣服于他们的人,最后一等就是奴隶。而铁木真的做法很明确,我的部落现在很强盛,假如投靠我的话不仅可以得到平等对待,甚至还可以封侯拜将,不需要在金人那里做下等人。但假如拒绝投降的话,车轮斩就是下场,更严重的话甚至还会屠城,反正他们蒙古人屠城的例子也不在少数。
铁木真的政策很显然在那个时代得到了极大的青睐,很多人纷纷投靠他,甚至连西夏都投降得很直接,于是他才统一漠北,然后开始向西丈量土地。用民阀头子袁世凯一句话可以概括铁木真的这项政策,那就是:听话的人就有官有钱,不听话的人就吃我一刀!
主角发现无数宝藏发财的小说
小说《都市之超级挖宝系统》
成吉思汗的蒙古骑兵能消灭秦始皇的秦军吗
这个问题理论上是无解的,但作为世界上战力最强悍的不同时期的还是有必要各分析一下其战力和战术的优缺点。
曾经读过(左传),就有一篇关于商鞅变法之后秦军对阵犬戎的战争,犬戎10万牛头骑兵对阵1.5万秦新军,其中步兵5000人,为一个方阵居中,另外两个5000人的骑兵方阵位于两侧,牛头骑兵的冲击力惊人,但战斗结果很明确,十万牛头军也不是5000秦步兵的对手,自认为人多却不料损失大半,刚刚陷入纠结秦骑兵已经从两侧包抄过来,箭雨如蝗,犬戎王和他的10万骑兵飞灰湮灭了。这场战争首先能说明秦军的战场纪律和将军的果断决策能力都是非常好的,战术修养也非常不错,这才是兵团作战的优点,而所谓的秦军腰里系着人头,追杀敌人那根本不可能出现在大军团对抗中,夸大污蔑的成分更大!
再看看蒙古,蒙古所具有的是优点也是很明确的,蒙古士兵在平时就是非常优秀的猎人和骑手,其战术也可以从一些描述蒙古人征服东欧的战争书籍中寻觅到,当欧洲的重装骑兵集结完毕后,蒙古人利用轻骑兵的机动性与其粘贴作战,不尽兴正面对冲,而以一定的距离发挥蒙古骑兵的弯弓和射击精准进行杀伤,很快的就可以让重装骑兵无法继续冲击,在下来就是故伎重演,不断地将对方有生力量消耗,逐步压缩包围圈,截断补给,很快的对方将陷入绝境,那接下来是强攻吗?很显然蒙古人更聪敏,他们会在你们几乎丧失活下去的希望时,突然间不经意的放开一个缺口,看到这样的求生者会将什么军纪,礼仪和常识都扔掉,这恰恰时蒙古人狩猎技巧,安全通道也许只能跑出去很少人,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哪里就是蒙古人给他们预留的坟场!这正如被吓坏的羊群一样被蒙古射手从两侧射杀殆尽。蒙古人还有一个让对手胆寒的政策,那就是凡事抵抗的城郭,必然的要进行屠城!蒙古人在成吉思汗统一后进行了系列改革,纪律性更好,士兵激励机制也比较完善。蒙古人很少会出现那种架梯子攻城现象,蒙古人会胁迫投降的敌人充当第一炮灰梯队,那些攻金朝的士兵也许本来就是金的边防军!所以蒙古人只有20万左右,始终这个数字不减少。
若真的把这两个放到一起,结果或许并不是我们所想看到的,这正如两个聪明人呆在一起,几乎碰不出火花,彼此的试探战力那是必然的,之后会陷入长期的军事对峙中,本问题也就会从单纯的战术问题演变成两个国家战略对抗的问题,谁输谁赢的不确定性太多,战场感知能力,任何一方但凡有点失误,瞬间就有可能被对方击溃!
成吉思汗戎马一生,为何手下从无叛将
成吉思汗,的确戎马一生。甚至有的小国家一提到铁木真就瑟瑟发抖。毕竟人家横扫欧洲么。至于为何他手下没有叛徒,我觉得有那么几点说一下。第一,成吉思汗宽仁大度,很有容人之量。历史上的成吉思汗,非常关心自己的手下,在胜利的时候不忘犒赏其功勋,在艰难的时候他能够珍惜其性命,关心其疾苦,这一点上是非常难得的,也是他立足的根本。第二,成吉思汗尚能重德,胸怀宽广。成吉思汗用人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能够不拘一格,任人唯贤,他打破了原有旧贵族的用人界限,不分阶层、种族,只看实际才能来选拔人才。第三,成吉思汗赏罚严明,爱才如命。这样让手下坚决信服他拥护他,爱戴他。所以他手下没有人叛变他。
成杰思汗称雄草原,远征欧亚,金国发生
艾因贾鲁战役,蒙军败给了马穆鲁克,蒙古军西征至此结束。横扫亚欧大陆的蒙古在埃及碰到了强烈的抵抗,而这次战役,也被穆斯林国家吹嘘了百年。
1248年窝阔台之子贵由死后,旭烈兀联合拔都等人积极拥戴其长兄蒙哥,挫败了海迷失等人的阴谋,使蒙哥在1251年诸王公大会上夺得大汗之位。蒙哥坐稳大汗之位后,便积极筹划进一步扩张。由于是同母兄弟,忽必烈、旭烈兀都得到积极的培植。忽必烈负责中原事务,旭烈兀则成为西征大军的统帅。
1252年,怯的不花为先锋,率1.2万人先行西征。第二年,旭烈兀率主力军出发。
1258年,旭烈兀攻陷巴格达,阿拉伯帝国灭亡。
1260年3月,最大城市大马士革被怯的不花攻陷。
至此埃及马穆鲁克成为世界唯一有能力抵抗蒙古人的国家。
1260年9月3日,马木鲁克骑兵和蒙古骑兵在当代巴勒斯坦那布卢斯附近的艾因·贾鲁平原交战。
马穆鲁克约有总兵力50000人,但实际参战的约25000人,蒙军算上亚美尼亚等仆从国兵力近20000人。蒙军怯的不花指挥失误,陷入了包围圈,擅长机动作战的蒙古军贴身肉搏,机动性受到了限制,无法发挥自身优势,最终几乎被全歼。
这场战役,导致蒙古西征结束。
蒙古人只知策马弯刀吗
蒙古一使用手榴弹的记载,让欧洲无法抵抗
曾经闻名世界的尼泊尔军刀,为何现在沦为了
尼泊尔弯刀,也叫“廓尔喀刀”(Kukri),俗称“狗腿”,因为历史上廓尔喀战士曾经拿着这种刀威震天下,因此狗腿军刀被某些冷兵器爱好者极为吹捧,奉为劈砍的利器,刀的进化极点,都夸出了花儿。
于是有人就问了:“为啥现在都看不到狗腿了?它那么能耐怎么不见了?”
还有人嘲讽之:“根本不好使,捅不麻利,砍不利索,重心靠前,使起来非常的别扭。”
有质疑就对了,廓尔喀弯刀确实是把被神话的武器,传统的廓尔喀刀一般分为祭祀、生活和工作用刀,且主要为尼泊尔的林地居民使用,当地人将刀视为生命和尊严,用刀防身和劫掠,用刀打猎和种田,更会使用狗腿刀在密林中穿行,或者进行你所能想象得到的一切生产生活。
这让狗腿刀在野外生存中如鱼得水,许多探险家发现这玩意儿真好用,几乎啥都能干,时至今日许多丛林刀都是典型的狗腿构造。
也就是说,廓尔喀刀并不是一把专精的战斗武器,它绝大多数时刻充当的是“工具”,尼泊尔家庭离不开这种东西,因为刀是最基本的劳动器材。然而就连尼泊尔人自己通常也很难得到真正的好刀,据说一把足用的大狗腿需要4个工匠用一整天生产,在加德满都等地你还得不到真正的好刀,必须去中东部的几个部落中寻找。
关于廓尔喀刀的起源一般有三种说法,其一认为它源自南亚的KORA云头刀。其二认为它来自成吉思汗时期蒙古人的遗留。
其三认为它是源自东征的Kopis刀,以及欧洲的“Falcata”刀,这都是典型的反曲刀。
当年英国侵吞印度地区,与尼泊尔人发生了激烈的矛盾,1814年英国殖民地军与廓尔喀士兵相遇并爆发,由此揭开了尼泊尔的反殖民抗争史,继而那些在丛林和山地灵活移动的廓尔喀人,亦把弯刀的恐惧带给了英军士兵,以至于人心惶惶的英军中诞生了无数种对狗腿刀的传说,比如“狗腿刀将步枪一刀两断”,“狗腿刀一刀能刨断大腿”之类。
实际上,厉害的并不是狗腿刀,而是保卫家园英勇无畏的廓尔喀人。此后英国人看上这群贫穷的殖民地土人,将他们拉到殖民地守卫和雇佣军中,由于廓尔喀人的性格比较老实守诺,也惯于服从命令和干要死的活,还很能下得起狠手辣手,因此廓尔喀雇佣兵的名气迅速的打开,甚至成为英国殖民统治下的一个“特色兵种”。
说白了,英国人用的还是“殖民地治殖民地”的老一套,他们借助这群善于高原山地作战,又没什么其他本事的族群,牢牢的稳固住了自己的统治。当然,廓尔喀人也确实好用,这群拿着狗腿刀又面酷手黑的土人给自己杀出了名气。
英军越用越喜欢廓尔喀部队,最后简直将之视为战斗力的顶端,还将廓尔喀部队吸收进了皇家兵团,直到今天,我们在英军阅兵式上不时还能看到“皇家廓尔喀团”的队列。正是因为英国人的极力吹捧,廓尔喀和狗腿刀之名硬生生流行了200年。
此后即便英国人滚蛋,廓尔喀人也依旧将佣兵当做重要的打工项目,甚至不少人从事着国际佣兵工作,还有人成建制的给印度打工,完全成了雇佣兵市场的品牌,直到2012年尼泊尔才开始想办法取缔雇佣军,于是廓尔喀人要么转变成扛包的苦力,要么出国找路子混老本行,要么靠制造工艺刀骗老外,以往全民皆兵,人人可开价,能打的出去当兵赚钱,不能打的留家里打刀子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在冷兵器时代,廓尔喀刀还是具备一定的威力的,它确实是重很利于劈砍的武器,可受限于尼泊尔人的经济基础和技术条件,廓尔喀刀很大程度上只能作为区域混战的武器,拿来进行大规模战斗并不适合,如果没有廓尔喀人的勇气加成,仅凭狗腿刀是打拼不出名声的
廓尔喀兵团在二战时与意大利、德国人都厮杀过,他们敢于抽刀子见红的作风也确实令欧洲人极不适应,不少人倒在了廓尔喀的狗腿之下。这有点类似西方与日军的搏杀,他们很难忍受日军拼光拉倒的作风以及动不动刺刀近战的打法,但廓尔喀部队在丛林里却能与日军来硬的。
但是,“英勇善战”的廓尔喀人遇到真正的硬茬子一点辙都没有,比如咱,无论是廓尔喀战士,还是狗腿弯刀,在面前就没硬挺过。
1788年和1791年(乾隆年),廓尔喀两度悍然入侵我大清,参与到西藏的税收和宗教问题之中,准备劫掠西藏,结果两次入侵全让大清给暴打一通。
第一次入侵,清军派了3000人从四川进藏应敌,结果廓尔喀人来了个临阵议和,跑了。第二次入侵,廓尔喀军来势汹汹,跑到扎什伦寺一代大肆劫掠,清廷接到喇嘛的求援后急调1万大军应敌,乾隆把桌子一拍:“给朕RUSH啊!”于是清军以每天走18小时的速度暴风行军,找到廓尔喀人上去就是一通血战,杀了个七战七捷,斩首4000,不仅一举收复失地,还杀过了喜马拉雅山,陈兵加德满都城下,吓得廓尔喀国王赶紧臣服大清,岁币朝贡。这次打得廓尔喀人老实了许多年,直到1908年成为英国殖民地为止,廓尔喀刀并未被清廷所看重,提都懒的提。
再次与廓尔喀是在朝鲜战争中,志愿兵在战场上遇到了英军的廓尔喀士兵,这些拿着狗腿刀的部队被评价为“敢于白刃冲锋,与其他英军不一样”,但也就仅此而已了,在挺着刺刀的志愿军面前,狗腿刀们被杀得屁滚尿流。
最后一次碰到他们是在1962年的对印自卫反击战中,印度将廓尔喀部队视为王牌,称他们白刃无敌威力无比,是天下最强的,结果当我军在西山口包围廓尔喀部队为主的印62旅时,这支靠发蛮打仗的部队被打得四处逃蹿,他们试图拿狗腿刀与解放军进行白刃战,了没三下,就让明晃晃的三棱军刺杀得精神崩溃了。
利比亚总统卡扎菲死后到底是如何安葬的
卡扎菲临死前还是很惨的,被抓住后惨遭虐打,满脸是血,据说还被狂扇耳光,哪怕期间他也一直在求饶,但是抓住他的武装份子显然已经高兴过了头,根本不听她在说什么,抢了他的黄金手枪,又打了他。卡扎菲怎么说也是利比亚总统,还是非洲统一,万王之王,又是一个几十岁的老人,武装分子下手未免有点儿重。
其实,卡扎菲当时被打了一顿后,并没有立即被枪杀,只是武装分子有两波,他们都想得到卡扎菲好去邀功,然后送往他们各自的营地,双方都怕卡扎菲被对方抢走,所以各怀鬼胎,在押送过程中,卡扎菲一行也在车上进行了反抗,在混乱之中,武装分子怕他被对方抢走,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开枪,卡扎菲被击中了腹部,头部,不治身亡。
卡扎菲的尸体并没有按照的习俗立即下葬,在经过多人确认身份后,他和自己最喜爱儿子穆塔西姆的尸体,被放在冷冻库中对公众展示了几天,然后才商定了秘密埋葬地点。
因为卡扎菲身份的特殊性,害怕他的目的会成为朝圣者的圣地,甚至害怕他的尸体会被盗走当做圣物,为了避免这些麻烦的发生,他们决定将卡扎菲埋藏在利比亚的沙漠深处。而知道他墓地位置的酋长必须要对《》发誓,永远不说出卡扎菲墓地的位置。
2011年10月25日凌晨,天还没亮就有几辆车秘密开到沙漠深处,车上运的正是卡扎菲,他儿子穆塔西姆和一名亲信的尸体,为了保密,据说全程只有四个人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