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试飞的图160为什么到现在还具有极大的威慑力
1987年,图160已经服役了。如今32年过去了,图160依然拥有强大的威慑力,主要是下面两个原因:
1、轰炸机的性能要求。战略轰炸机之所以威力大,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航程很大(1.1-1.6万公里),一个是载弹量很大(20-60吨)。尽管30多年过去了,但是,这两项关键要求,其他“攻击机型”依然无法相比,或者说差距巨大。
30多年过去了,地球也“还是那么大”;新型隐身战机在航程、最大速度方面并没有进步。所以,在这两方面,过去的轰炸机的对比优势,并没有减少多少。
2、对比效应。30多年过去了,这个世界上的轰炸机,除了10年后服役了一款B-2轰炸机外,并没有什么明显变化(由轰6进化到了轰6K系列)。如果没有B-2,图160还是这个世界上的NO.1;即使是B-2,在航程、飞行速度、载弹量等方上面,与图160也有着不小的差距。所以,图160依然还有着“傲视”世界的权利。有人说,幸福是对比出来的,能力也是。
B-2其实体积不大
3、武器的进步。虽然相对于30多年前,雷达、战机等平台的探测能力大大增强,反应能力大大提高,图160因为不隐身降低了突防能力,降低了威慑效果,但是,其武器进步了,作战改变了。在现代战争中,即使是多用途战机、攻击机,其攻击也改变为以“防区外打击”为主;“凌空”攻击的强击机逐渐开始退出历史舞台。作为其中最大个的战略轰炸机,当然也变成了以远程攻击为主。
大家所熟悉的美国“战斧”巡航导弹,其常规型号最大射程约1500公里,我国“长剑”系列在2000公里左右,而俄罗斯的则不同,其X-555、X-101等型号的巡航导弹,最大射程近5000公里。这种攻击距离,即使搭载平台不隐身,对方又能怎么拦截呢?
所以,即使是现在,图160依然拥有着巨大的威慑力。当然,我们也要看到,“不隐身”还是在一定程度降低了图160的威胁力度,并且有些作战任务也难以再实施(比如防区内攻击)。比如美国对新型的B-21轰炸机的要求就是,具备更强、频谱更全面的隐身能力,在面临防空能力比较强的对手时,能够深入对方区域进行持续的攻击,并且拥有强大的、全面的电子攻防能力。
对于我们来说,所面临的环境比俄罗斯更加恶劣。俄罗斯紧邻美国,图160只需在遥远的腹地,就能对阿拉斯加地区进行攻击;即使是攻击其他本土地区,也有一个不错的通道。我国则不然,一个是距离遥远(上万公里),一个是中间有着重重侦察和拦截力量。如果轰20不具备隐身能力,突防就比较难。所以,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打造我们的新型轰炸机。
为什么越南人有那么多姓阮的
前面脑洞老师去跟大家介绍过一些国家的姓氏,比如是李王张最多,加起来占人口的百分之二十。
日本姓氏最多样,一共有二十八万个姓氏在用,而且取名随意,往往根本身边的事物取名。比如住在田地的就姓田间,在渡口边的就姓渡边。
而韩国很集中,大部分国民集中在金、朴、李这些姓上。
但说起最集中的,大概是越南了,越南有百分之四十的人姓阮。因为这个原因,阮这个百名开外的姓氏从世界上看却可以排到前十。说起的阮姓名人,脑洞老师第一个想起阮次山。
网上有个段子,说阮次山名字像越南人(就是指姓),长得像日本人(这个像骂人哈),口音像人,护照是美国人,其实是自己人。
那么,越南的阮姓从哪里来的呢?为什么比例如此之大呢?
阮姓当然是从传过去的。一来,越南的原住民是没有姓氏的。二来,越南在长达千年的时间里,一直都是的藩地。从先秦开始,就有大量的移民移到了越南,比如古蜀国被秦国灭了之后,蜀王子曾经带了三万人到越南建国,带去了文化、科技,当然还有他们的姓。
后来,秦始皇一统天下,越南这时设置了象郡。汉朝时设置交趾郡。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越南这里成为了接收南迁士族的一个地方。这时,有名的阮氏在越南出现了。
魏晋时期,大家都知道有个阮籍,建安七子之一,竹林七贤成员。他的政治思想,就是咱们喝酒嗨皮,有事情咱惹不起躲得起。五胡乱华时期,衣冠南渡,阮氏一族也纷纷南走,一走就走到了越南在这里定居下来。
但这个时候,阮姓还不是越南的第一大姓,拉下来发生的事情,可能是奠定阮姓占优势的一件事。
唐朝之后,就由扩张型的武力帝国走向保守,越南这么远的地方就有点搞不掂了,越南先后出现了吴朝、丁朝、前黎朝、李朝。大抵就相当于宋朝开国那一段,越南也是混乱的很,跟五代十国差不多,干两年就换一个朝代。
李朝的时间是比较久的,一直干了二百多年,最终被一个陈朝取代。
陈朝一来,就面临着李朝遗老遗少的问题,毕竟李朝延续二百多年,是越南第一个大朝代,也是越南历史上最鼎盛的王朝。时间一久,在民间就有民心。为了断绝李朝遗老遗少的念头。陈朝下令原本姓李的全部改姓阮。
为什么摊派到了阮姓上面呢?具体的原因不详了,大概是阮姓比较有名,又是名门之后,还是书香门第不会。
还有一个说法,说是宋朝时,梁山好汉阮家兄弟南下,来到了越南,现在很多越南的阮姓,都是阮家兄弟的后人。阮家人还真来了,但应该不是造成阮姓在越南流行的原因。
总而言之,阮这个姓氏迎来了最大的扩张。而且形成了一个习惯,成为接纳他姓的最佳去处。
后面,明朝跟越南开战,大明了当时的胡朝,下令所有姓胡的人改姓阮。莫朝亡了,姓莫的都改阮……等等,只要有战败的一方,全部都姓阮去。阮姓的人越来越多,最终,阮姓的也终于当家作主了。
在十九世纪初,越南出现了一个阮朝,皇帝姓阮,阮姓也成为了越南的第一大姓。可是好景不长,殖民风刮了起来。法国人来了,中法战争一打。越南沦为了法国的殖。
(越南王妃)
这时,阮姓虽然是越南第一大姓,但百姓还是不姓阮,因为百姓根本就没有姓。姓这个东西,也是特品,专供贵族使用。老百姓不考试,不用签名,所以就没有姓。
法国人进来,一看不对啊,没有姓,我们怎么知道自己统治了多少人。就要求越南老百姓开始给自己安上姓。这个跟朝鲜、日本又不同。朝鲜是到了朝鲜王国灭亡之后,老百姓有了取姓权,这才有了自己的姓,日本是明治维新,为了统计人口,天皇下令必须有姓。
越南百姓的姓是法国人安排的,法国人安排当然图省事,也不麻烦给大家取不同的姓了,一看,平时打交道的越南上层大多姓阮,那这些百姓就姓阮吧。
这样一来,阮姓就在民间普及开来,造成了一国的国民百分之四十都姓阮的奇怪现象。
亳州是一个怎么样的城市
亳州是一个非常古老有历史底蕴的城市,但它又时不时地被人叫错名字,成为“毫州”。
亳州是安徽省的一个地级市。亳州与毫州的区别是亳州好找,而毫州就是一个莫须有、满世界都找不出的地方,是一些人认错了字而“造”出来的地方。
亳(bó)州,简称亳,古称“谯(qiao)城”,安徽省辖地级市。这个“亳”字很有特点,但很难念,就是因为它不好念,一些粗心大意的人就把它念成了“毫州”。
亳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早在炎黄时代,黄帝的曾孙帝喾就把都城建在亳州的。商汤灭夏后,建立商朝后,也把都城设在亳州,共有190余年。
三国时期的曹魏把亳州作为 “陪都”。 1355年,韩林儿在亳州称帝,建立了一个"宋"国,也是以亳州为国都,亳州正式成为了"三朝"古都之地。
“说曹操,曹操到”,这句话妇孺皆知。魏武帝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哪儿人氏?就是亳州。
亳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距离省城合肥330公里。
亳州是一座酒都,古井贡酒就是亳州传统特产名酒,以“色清如水晶、香纯似幽兰、入口甘美醇和、回味经久不息”的独特风格,被称之为“酒中牡丹”。古井贡酒为八大名酒之一。
亳州是中医药之都,它不是中医药之都,而世界中医药之都。
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是全球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集散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可了不得了。
前些年,这个中药材交易中心被康美药业收购。就在昨天,在股市界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这个康美药业的事情。这个康美药业啊,它的年报造假,给股民造成了损失,因此引发了全国第一例证券集体诉讼案,昨天,广州市中级法院作出判决,要其赔偿证券投资者损失24.59亿元,这可是全国首例啊。
同样是昨天,一个让人泪目揪心的事情也发生在亳州。一名年仅24岁的消防员为施救一位轻生者,一同坠楼,壮烈牺牲。24岁,还是一个孩子呀,就这样为了她人的生命而失去了年轻的生命。
图
造轰20没这么容易:看俄国重启图160的艰难历程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
【萨沙讲史堂第一百八十一期】 (军事系列第98讲)
最近对于轰20战略轰炸机的文章很多,有人甚至说2017年就会服役。对此萨沙持否定态度!为什么呢?且不谈是否具备隐形战略轰炸机的设计能力,单单加工和制造方面就面临很大难度。对比俄国重启图160轰炸机的历程,听萨沙说一说吧。
苏联曾经是战略轰炸机大国,具有三种型号的战略轰炸机。曾几何时,西方对于苏联的战略轰炸机惊恐无比。以图160来说,苏联给它的名字叫做白天鹅,但西方的名字却是海盗旗!
什么是海盗旗,也就是骷髅旗!在西方文化中,骷髅旗象征着死亡,让所有水手闻风丧胆,图160也一样。
苏联解体以后,俄国无论军事战略还是经济情况都无法维持一支强大的战略轰炸机部队。于是,到了2015年,俄国可以执行任务的图160仅有11架,连日常巡逻任务也无法完成。
战略轰炸机和别的武器不同,纯属一种进攻性武器。普京上台初始,就宣布重启图160的生产工作。2007年,普京明确要求至少保证新生产50架数量的图160,保证60架的总数。
但至今已经接近10年,图160却1架也没有造出来。
原因很简单,俄国目前不具备战略轰炸机的制造能力。
苏联解体以后,俄事航空工业曾经有百分之九十常年没有接到军方订单,仅靠外售艰难维持。这个阶段,俄事科学家和技术工人大量流失,很多工厂也关闭,至少也是停产。
这种打击是非常致命的!
而战略轰炸机的生产制造可谓要求最高的,出现问题也很正常。
第一, 加工能力不具备。
俄国主要负责图160生产的为喀山工厂,主要负责特种复合材料的制造和大结构零件加工。
大结构零件制造难度相当大,有的零件竟然长达20多米。
喀山工厂已经多年没有加工这种零件,目前已经很难具备。
第二,加工工艺欠缺
图160的加工工艺要求很高。为了保证飞机的性能和寿命,必须使用很多特殊的加工工艺。
以可变后掠翼的中央翼盒为例,长度高达13米,宽2米多,由上下两个部分焊接而成。
这个焊接不是普通的焊接,而是激光真空特种焊接技术。这种焊接需要极高的电能!
平时只要焊接一开始,小城喀山的一般市区就会出现停电,只能在夜晚零点以后进行。
目前喀山工厂这套设备由于过于老旧,已经无法使用。新的设备制造商也早已解体,只能重头开始。这自然大大拖延了时间!
第三, 优秀工人奇缺
当时军事航空工业已经多年不景气,以外售获取订单。但米格29、苏27、米8甚至伊尔76这些容易卖,图160却没有会买,况且俄国也不会卖!
走投无路的大量优秀工人为了活命,转行。
从2000年重启项目以后,老工人已经屈指可数,新工人则没有加工经验,生产速度还不到当年的二分之一。
俄国当时估计,图160每2年生产1架已经算是很了不起,现在看来连这个也没达到。
第四, 资金不具备
战略轰炸机可谓吸金怪兽,不是一般国家能够承受的。俄国公布图160单价为1亿多美元,但西方认为远远不止。
由于图160的制造设计重整整个俄国大型飞机工业,投入可谓天文数字。美国保守估计,为了生产和使用这50架图160,俄国至少需要投入1000亿美元。
诚然,如果在几年前,经济复苏的俄国也许能够承受,但现在则不行。
2014年,俄费高达1200以美元。因为有这个底气,俄在2010年宣布在10年内拨款20万亿卢布(当时约合6460亿美元),用于实施武器装备现代化。
但随着经济崩溃,2015年俄费锐减三分之一,变为800亿美元。2016年又宣布继续缩减。
俄国并非只有一只战略轰炸机部队,大量常规武器已经过时,继续更换。在这种经济情况下,还要花费如此巨资投入,让俄国感到力不从心。
因为以上种种原因,图160的生产工作遇到很大难题。
其实,话说回来,图160即便能够保证60架的数量,作用也是有限的。
图160是80年代的作品,不具备隐身能力,仅仅依靠超音速突防。但在今天,根本没有一种大型飞机能够依靠高速逃过防空网的猎杀,除非它可以隐形。
所以,图160仍然只能用于敌人防御圈外发射巡航导弹等远程攻击武器,丰富俄国常规远程打击能力而已。
其实普京更希望出现的是所谓PAKDA隐形战略轰炸机。但以俄国目前的技术能力,尚且搞不定隐形战斗机,何谈这个?所谓,普京生产图160也是救急而已。
毕竟,图160的性能在目前世界上尚属于比较先进,比解放军的轰6K更是先进了2代,还是有装备的意义。
俄国尚且如此,我们呢?
我们的轰6K是仿造苏联,我们并不具备设计能力,顶多是有生产和改造能力。但改造飞机和重新设计飞机,尤其是设计一种先进太多的飞机,根本就是两回事。
以美国的B2战略轰炸机为例,别的不说,单单机翼和蒙皮部位加工就用了最先进的自动铺带机,通过先进技术及控制,才完成60层纤维布的铺放。
大型战略轰炸机需要的加工、制造、组装、各种复杂测试等等,全世界也没有几个国家具备。更重要的是发动机和航空电子技术,更是高端的高端。如果差了,这种飞机性能不佳,花费巨大代价造出来等于废物。但如果要求过高,你哪里有这个能力。这均非短期内砸钱可以搞定的,美苏均花费几代科学家的心血,才有今天的成绩。
另外,我们是否有足够资金能承受呢?
根据西方估算,我方前期研究费用就是天文数字,即便新式隐形战略轰炸机研发成功,生产单价加上研究费用,每架不会少于60亿!
这种战略轰炸机,预计不会少于50架,那就是高达3000亿的支出。如果加上加油机和战略侦察记之类各种配套,预计总支出不会少于4000亿。
所以,战略轰炸机的生产制造绝非小事,要反复仔细评估才可以。
以目前的科技能力,一步到位生产B2那种隐形轰炸机几乎不可能,这又让情况更复杂!
【萨沙讲史堂第一百八十一期】 (军事系列第98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