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上山东籍名将都有谁,谁能排第一
山东籍名将中,很多都是开国将军,他们为革命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都是共和国的功臣,今天介绍4位,难分伯仲,可以说他们都是第一。
刘兴元(1908—1990),山东临沂市莒南县人。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四方面军总务处处长、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等职。参加过苏区第三、第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和长征。
抗战时期,任八路军政治处主任,八路军115师工兵营政治委员,山东军区第2师政治委员等职。率部参加过汾离公路三战三捷、同蒲路破袭战,参与指挥赣榆城战斗和临沂战役,为抗战胜利做出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东北野战军第5纵队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42军政治委员等职,率部参加过四平保卫战和新站、拉法战斗,参加过辽沈、平津、安新等战役。
新成立后,曾任中南军区干部部部长,广州军区副政治委员、第二政治委员,成都军区第一政治委员、司令员,军事学院政治委员等职。
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孙继先(1911—1990),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人。
土地革命时期,曾任江西模范师3团3营营长,陕甘支队一大队连长,红三十一军93师参谋长等职。参加过第三、四次反“围剿”作战。长征时,率部参加四渡赤水、突破乌江、巧渡江等战斗,带领17勇士强渡大渡河;参加过直罗镇战役和东征作战。
抗战时期,曾任八路军129师挺进队队长,山东纵队第二支队支队长等职。参加过常生口、黄底崖等战斗,在沂蒙山区多次粉碎日伪军的“合围”、“扫荡”,指挥的葛庄战斗,歼灭日寇300余人、伪军500余人,俘虏日伪军380余人。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山东军区第4师师长,第三纵队代司令员等职。在孟良崮战役中,全歼敌74师32000余人;在济南战役中,毙伤敌2400多人,俘1200多人;在淮海战役中,歼灭和俘虏敌军3万余人。率部参加过莱芜、泰安、沙土集、洛阳、开封等战役。
新成立后,曾任南京军事学院高级系主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副院长,济南军区副司令员等职。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孔庆德(1911—2010),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人。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4方面军第10师30团3营8连连长,参加了黄安战役,苏区第二、四次反“围剿”和长征。
抗战时期,曾任八路军第129师385旅769团团长,冀南军区第8旅副旅长兼第三分区副司令员、第三军分区司令员等职。参加过阳明堡、神头岭、响堂铺等战斗,百团大战中,率团坚守阵地6昼夜,掩护主力部队取得正太路破击战胜利。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0纵队副司令员,后兼任桐柏军区副司令员。参加过上党、邯郸、定陶、豫北攻势、鲁西南等战役,参与指挥邓县、襄阳等战役。
新成立后,曾任中南军区炮兵代司令员,武汉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勋章,荣获一级独立自由勋章,荣获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孙干卿(1919—2019),山东省临淄市人。
抗战时期,曾任八路军山东纵队连长、营长等职,在山东境内与日寇作战,从鲁中打到渤海。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东北野战军团长,第四野战军师参谋长。参加过山海关、四平、临江保卫战和辽沈、平津、解放海南岛等战役,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贡献。
新成立后,曾任广州军区炮兵司令员,海南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参谋长等职。
1961年晋升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84年,被派往老山前线,指挥自卫反击战。他亲手拟定老山、者阴山战役作战方案,提前进行预演,取得自卫反击战大捷。
近代史上有哪些名垂历史之上的女悍匪
《林海雪原》作者曲波在东北剿匪中,曾遇到过两个女悍匪——“一枝花”王桂珍和蝴蝶迷姜某。
名垂历史这词没见过,名垂青史是褒义词,形容功业巨大、永垂不朽,一般女土匪达不到这要求,所以就说这两个有特点、比较出名的女匪。先看王桂珍,再看蝴蝶迷:
误入歧途“一枝花”
“一枝花”是东北女土匪王桂珍,1923年出生于哈尔滨五常县,从小就长得清秀俊俏,但喜欢哭闹。原本有个正常的家庭,可惜8岁时,她父母患上了肺痨,没熬过先后离世。
自此成为孤儿的王桂珍被姨妈收养,可她姨妈家里条件也不好、生活困难,王桂珍经常吃不饱,只能没事跑到大街上找点小商贩要点吃的。缺乏管束加上饥饿所迫,小小年纪又没有什么谋生技能,只好在街上胡混,学着偷东西。
一个叫李贵的50多岁老汉,在当地是个地痞无赖,经常游荡注意到了王桂珍,于是打起了姑娘的主意。靠着平日送食物给王桂珍、带她吃小摊,两人很快混熟了,王桂珍涉世不深,认为李贵这人还很不错。
1935年5月,李贵就把王桂珍拐到了哈尔滨,带到道外北十六道街——荟芳里,把王桂珍卖给了这家,3年后王桂珍正式挂牌上岗。由于长相俊俏、年纪小,名声很快就传出去了,人送外号“一枝花”。
在这里,她认识了外号“草上飞”的一个土匪,草上飞十分欣赏她,为王桂珍赎了身、带回去做了压寨夫人。初到新环境的王桂珍,对土匪生活感到新奇,并在草上飞支持下开始练习枪法,经过长时间练习,王桂珍枪马纯熟,可以用双枪打天上的飞鸟。
在草上飞死后,王桂珍接下了寨子,继续当土匪头子,“一枝花”的外号也成了她的匪号。
对抗联军
1945年,日本投降后,一枝花带人投靠了匪号双山的王明德,后又和王明德一起投靠刘作非的“五县联合纵队”,也就是延寿、方正、珠河、苇河、五常等地的五县土匪联盟,在小山子镇一带胡作非为、拦路抢劫。
1946年,东北联军与国民党和土匪在五常县一带交火,“一枝花”王桂珍已投靠国民党,眼看交战中失利,便将匪徒召集在一起,准备一起对抗。
小山子镇位于五常县东南部,是哈尔滨东南的门户,也是通往牡丹江必经之路。联军的田松支队接到上级任务,准备前往牡丹江剿灭土匪马喜山等人,途经小山子镇。
这支队伍里就有《林海雪原》的作者曲波,传奇战斗英雄杨子荣。队伍行进过程中在小山子镇受到包括“一枝花”在内土匪的阻击,为了避免更大的伤亡,先完成上级部署的任务,队伍选择绕道通过小山子。
“五县联合纵队”继续在小山镇一带为非作歹,联军的哈南军区接手筹备剿匪事宜,派出了多名侦查员装作土匪,深入土匪寨中摸清了基本情况。经过六天的激战,最终靠着炸药炸开了西北门,才攻入土匪的阵地,将盘踞在里面的“五县联合纵队”分片分割包围,一些顽抗的土匪被击毙后,其余土匪纷纷投降。
“一枝花”和王明德当时防守北大门,小山镇的山寨被攻破后,“一枝花”乘乱逃到了苇河,改名隐藏下来。在1947年时被发现抓获,经过审判被执行枪决。
漂亮的“蝴蝶迷”
《林海雪原》中,许大马棒麾下的蝴蝶迷就是以这个为原型的,只知道姓姜,具体名字不清楚,用作者曲波的话说就是“漂亮、气派”。
“蝴蝶迷”是盘踞在牡丹江五林镇一带土匪张德震的媳妇,手上有一个团的兵力,张德震是团长,蝴蝶迷被他任参谋长。
联军剿匪过程中,将张德震一伙包围困在山头上,并迫降这一伙人。蝴蝶迷受命前去谈判。下山时,蝴蝶迷穿着丝绒的衣服,带着八个土匪护卫骑马求见曲波、要求和谈。
和谈中,蝴蝶迷要求留下两百支枪看家护院,曲波一口回绝,“一枪不留”,并承诺只要投降,我军保证她的安全。蝴蝶迷要求曲波留下字据为证,曲波写下了“我军保证你的全家财产安全”,在迫降诱导的压力下,张德震一伙举白旗投降。
自1947年,东北的土地改革工作几乎与解放同时进行,五林一带土匪平定后,土改工作队进驻。蝴蝶迷妄想用曲波的字据来防止土改工作,当时的县委书记看到字条后,陷入两难,只好去找曲波。
曲波早料到此事,在当时写字条时留了个心眼,写的是“我军”保证,而是的一部分,也归管,现在土改是主导的、要求的,能保证,但没说过是。县委书记一听才懂,继续组织土改工作。
蝴蝶迷才明白被忽悠了,在批斗过程中逃跑,跑去投靠了许大马棒。许大马棒被剿灭后,蝴蝶迷被抓获,这次再也没能逃跑,被执行枪毙。而小说《林海雪原》里,曲波写成了杨子荣从后面一剑劈死了她。
至于为什么这么写?曲波表示是受《三国演义》砍杀劈人的影响,艺术加工成杨子荣一剑劈死,让蝴蝶迷偿还欠下的血债。
于是,这两个女土匪都没落下好下场,一直以来常常误传的一枝花蝴蝶迷其实是两个人,而这两人及背后的团伙不过是东北土匪中的一小部分。
“五”日本投降之后,社会秩序失控,不少土匪占据县城、烧杀抢掠,比起小也不遑多让,不少百姓死。庆幸这些土匪都被我军剿灭,社会秩序重新建立,群众的安全也得到了保障。